人称"诗书画三绝",其书法被誉为"乱石铺街","六分半书"的是扬州八怪里的谁

作者&投稿:言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燮 为什么被称为“诗书画三绝”~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书画三绝】
书法艺术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由他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推知,板桥早年学书从欧阳询人手。其字体工整秀劲,但略显拘谨:这与当时书坛盛行匀整秀媚的馆阁体,并以此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字体有关。对此,郑板桥曾说:“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在他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了。郑板桥书法最被称道的是“六分半书”,即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行书曹操诗》轴(如同,现藏扬州博物馆)可视为“六分半”体的代表作。此件写曹操《观沧海》诗,幅面很大,平均每宇有10平方厘米以上,字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形体扁长相间,宅势以方正为主而略有摆宕。拙朴扩悍,恰与曹诗雄伟阔大的风格相似。郑板桥曾在《赠潘桐冈》诗中称道自己的书法:“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如作于乾隆二十七年的《行书论书》横幅,时已七十高龄,乃晚年佳作。大意是说苏东坡喜用宣城诸葛氏齐锋笔,写起来十分如意,后来改用别的笔,就手心不相应。板桥自己喜用泰州邓氏羊毫笔,写起来婉转飞动,无不如意。于是把泰州邓氏羊毫比作宣城诸葛齐锋,最后说:“予何敢妄拟东坡?而用笔作书皆爱肥不爱瘦,亦坡之意也。”整幅作品结字大大小小,笔划粗粗细细,态势欹欹斜斜,点画、提按、使转如乐行于耳,鸟飞于空,鱼游于水,在一种态情任意的节律中显露着骨力和神采:清人何绍基说他的字“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从这件作晶的章法、结体和笔画,不准看出他“波磔奇古形翩翩”的兰竹娄神。
绘画艺术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①瘦劲竹子画: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当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这时画中的竹叶有了形象的扩展,郑板桥开仓赈贷,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人们脑海里,“凝固的瞬间”在观众的脑海里变成了无限延续的故事,好似极富感染力的小说、影片那样,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诗题,让人倍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刻的思想、浓浓的情意。再有几幅是郑板桥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后作的画,其一画竹图题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其二《竹石图》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后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类似的还有《墨竹图》《竹图》,这几幅墨竹图,都是借竹子抒发他遭贬官后,越发洒脱。郑板桥所画竹子和题画诗,大多是借竹缘情,托物言志,抒发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表现出“立根原在乱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劲,表达出“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气节和气概,凡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直,高雅豪迈等气韵,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郑板桥作品不同于传统花鸟画之处,不同于前人之处。传统的兰竹大多数表现为欣赏性的、娱乐性的主题,画面主要追求自然形象的真与美、绘画技能的高与低、笔墨运用的娴熟与雅俗,而到了郑板桥的笔下,除了达到这些技能技巧外,题画诗还赋予这题材新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境,使花鸟画亦能产生思想性、抒情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②峰石图
郑板桥画竹独特,画石亦如此。自然界再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如《柱石图》中的石头,这也是前人画中常用题材,但很少把它作为主体形象来表现的。而郑板桥在画幅中央别具一格地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四句七言诗:“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可谓“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诗画互相为用,开后人无数法门。”板桥借挺然坚劲的石头,赞美陶渊明。板桥赞美他刚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格,同时似乎也有吐露他自己同样遭遇及气度的意思。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蕴藏着刚直不阿、气宇轩昂的品质,使人感到,此处画石头比画人更有意味,更能揭示深刻含义。

③兰花图: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也表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借题画诗发挥,寓意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看法。如:有的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持平常心态的胸臆,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由兰花让人产生联想,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争艳。咫尺画幅,拓展无限之大,意境深邃。又如:有的借一丛丛兰花,夹着一些荆棘的自然现象,抒君子能宽容小人之大度的气质。《荆棘丛兰石图》题画诗云:“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知佛法浩漫漫。”另一幅《荆棘丛兰石图》题云:“满幅皆君子,其后以荆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板桥匠心独运,兰花中穿插几枝荆棘,画兰花与荆棘共存,表达了遇有小人,虚怀若谷、和睦共处,“历经磨练,方成英雄”的宽宏大量之胸怀,读画者亦受益匪浅。越读越感简单的植物具有高深的意境,乐趣无穷。纵观郑板桥笔下所画的兰竹石,细品题画诗,我们不难看出,他喜画兰竹石的缘由,正如他所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为四美也”。“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在他眼中,兰竹石,能代表人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等品格,因而其题画诗的字字句句,托物言志,意境深远。
④题画诗:题画诗在他笔下,除了在内容上有思想性,抒情性以外,在形式上还更具有艺术性、趣味性。题画诗能充分体现“书画同源”“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而传统画家的题款跋文,大多题于画的空白处,与画面起平衡作用,但“扬州八怪”的题款已脱传统国画以及“文人画”题款、题诗的窠臼,特别是郑板桥将书法与画糅合在一起,还成了共同表现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关系不分割。如《兰石图》,郑板桥别具匠心地将诗句用书法的形式,真草隶篆融为一体,大大小小,东倒西歪,犹如“乱石铺街”地题于石壁上,代替了画石所需的皴法,产生了节奏美、韵律美,又恰到好外地表现了石头的立体感、肌理美,比单纯用皴法表现立体感更具有意趣。这倒成了不可或缺的表现方法,既深刻揭示兰花特征,寓意高尚人品的意境美,又有书法艺术替代皴法的艺术美。让人在观画时既享受到画境、诗境的意境美,又能享受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中。另在许多兰竹石的画幅上,他题诗的形式变化多端,不守成规,不拘一格,自然成趣,达到书佳、行款得体,画亦随之增色。所谓行款得体,即是视画面的实际,进行构思,讲究构图的形式美,因而他将题画诗或长题于侧,或短题于上下,或纵题、或横题、或斜题、或贯穿于兰竹之间、藤叶之间,断断续续地题,观其形态,参差错落,疏密有致。是书也是题,是画也是诗,是诗也是画,欣赏每幅画中题画诗,既是绝妙的书法再现,也是将书画相映成趣的综合艺术,书题与画面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统一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综合的完美的艺术享受。

诗书特点: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由他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推知,板桥早年学书从欧阳询人手。其字体工整秀劲,但略显拘谨:这与当时书坛盛行匀整秀媚的馆阁体,并以此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字体有关。
对此,郑板桥曾说:“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在他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了。郑板桥书法最被称道的是“六分半书”,即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
题画诗在他笔下,除了在内容上有思想性,抒情性以外,在形式上还更具有艺术性、趣味性。题画诗能充分体现“书画同源”“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而传统画家的题款跋文,大多题于画的空白处,与画面起平衡作用。
画的成就: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

扩展资料:
为官成就
郑板桥情系百姓,与民同忧。乾隆六年(1741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他常不坐轿子,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

“扬州八怪”是指郑燮(郑板桥)、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枝,堪称“诗、书、画”三绝”; ,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
郑板桥的“三绝” 诗书画三绝;顾恺之的“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他的代表作者《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神品传世,而且文才出众,专心致力于艺术事业并达到痴呆的程度。


“秤”组词有哪些?
一、“秤”组词有:短秤 案秤 秤钩 秤锤 磅秤 抬秤 地秤 压秤 秤纽 杆秤 过秤 开秤 秤星 秤毫 二、释义:作名词:1、同“称”。利用杠杆原理量物体轻重的器具 。如:秤权(秤锤);秤等(用秤或戥子测量轻重,掂量);秤心(谓心无偏私,公平如秤);杆秤;市秤;磅秤;弹簧秤 2、同“称”。中国古代...

一称是多少斤
你这个“称”应该是“秤”。“秤”为中国旧时度量词,一秤等于十市斤。

一什么称 量词一()称和一()秤
一台秤、一杆称 (电子秤的量词是台)(老式盘儿称的量词是杆)

称东西的称叫什么名字?
称东西的秤叫电子秤。电子秤(英文名:electronic balance)是衡器的一种,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

秤的笔顺怎么写
秤的笔顺是撇、横、竖、撇、点、横、点、撇、横、竖。详细解释 秤chēng(动词)1.用秤量物之轻重。如:秤量(用秤衡计物体重量)、秤薪量水(谓勤俭持家)2.权衡;衡量。如:秤停(衡量斟酌)秤chèng(名词)度量物体重量的器具。如:磅秤、弹簧秤、同称。

中国月份别称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 开岁;陬月 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 ;纯月;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

秤是用来称物品质量的,判断题
秤是用来称物品质量的——正确 【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一些东西,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公斤或斤。这里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是质量。因为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或杆秤,跟天平一样都属于杠杆类量具,只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另外,我们买一些东西往往关心的也是所含物质的多少。也就是关心质量的大小,况且...

杆子秤怎么认啊
通过杆上面的刻度即可读出斤两。杆子秤有两种类型:斤两秤一般一个大星为一斤,中间有十个小星每个表示一两,第五颗一般又要比小星大一点比大星小一点,表示半斤;公斤秤一般一颗大星表示一公斤中间5颗小星,每颗表示2两。

小米电子秤不准怎么调整?
4、多称几次取平均值 称重时最好多称几次,取平均值。这样秤出来的重量就比较准确了。5、确认是否超过最大秤重量 注意秤重的时候,重量不可超过电子秤最大秤重量。超过了最大范围,肯定也会导致秤重不准确。而且,超载可能会使弹性体产生永久变形,对电子秤造成致命损伤。6、确认附近是否有辐射干扰...

生活中,称量物品有多重时常用什秤称
生活中称量物品有多重时常用托盘天平、杆秤称。托盘天平,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称量用具由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刻度尺、分度盘、指针、刀口、底座、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精确度一般为0.1g或0.2g,荷载有100g、200g、500g、1000g。杆秤由第一类杠杆组成,其重心在支点外端。精确的杆秤必须满足秤砣的...

清苑县19841545382: 人称"诗书画三绝",其书法被誉为"乱石铺街","六分半书"的是扬州八怪里的谁 -
博呢天晴: “扬州八怪”是指郑燮(郑板桥)、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枝,堪称“诗、书、画”三绝”; ,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郑板桥的“三绝” 诗书画三绝;顾恺之的“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他的代表作者《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神品传世,而且文才出众,专心致力于艺术事业并达到痴呆的程度.

清苑县19841545382: 我国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人是? -
博呢天晴: 好多了,龚贤是一个.

清苑县19841545382: "诗书画" 三绝是什么意思 -
博呢天晴: 郑燮的诗妇孺皆知,许多都朗朗上口,书法也是挺棒的“难得糊涂”被到处张挂,竹、兰等都画得不错,被称为“诗书画三绝”

清苑县19841545382: 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名士的是清朝的什么 -
博呢天晴: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清苑县19841545382: 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时人称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以下属于其代表作的 -
博呢天晴: B试题分析:《步辇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天王送子图》为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只有《洛神赋图》为顾恺之的作品.

清苑县19841545382: 人称“诗佛”,“诗、书、画”三绝,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是 - ----. -
博呢天晴: 王维他的诗歌充满了“佛”理,有诗佛之称.像《山居秋暝》等诗歌体现了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清苑县19841545382: ( ),( ),称为“大李杜”,人称“( ) ”( ),( ),称为“大李杜”,人称“( ) ”郑燮的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中,他的画以画( )最... -
博呢天晴:[答案] 李白 杜甫 板桥先生 竹

清苑县19841545382: 邓燮的诗 书 画都被称为什么? -
博呢天晴: 郑燮的诗 书 画世称为“三绝”.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清苑县19841545382: 扬州历史上有“扬州八怪”之说,其中有一位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
博呢天晴: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郑板桥的史实.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人称他诗书画“三绝”,故选D.

清苑县19841545382: 《郑板桥》 -
博呢天晴: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