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红飘带》一书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请简要地写出一个并进行点评?

作者&投稿:时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写出两位英雄的名字及他们的英雄事迹。~

1、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
于是派遣王积翁去传达圣旨,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
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2、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
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军主帅张弘范等人的军队到达崖山,有人对张世杰说:“北兵用水军堵住海口,我军就不能进退了,为什么不先占据海口。侥幸取胜,这是国家的福份;不能取胜,仍然可以向西撤退”。
张世杰担心军队长时间在海上有离散之心,就说:“连年航行在海上,什么时候是个了呢?现在应该与敌人决一胜负。”全部烧毁了皇帝临时驻地的集市,将一千多艘大船连结起来做成水寨,以为死守之计,人人都感到形势危险。
不久,张弘范的兵开到,占据海口,打柴、汲水的道路全被堵死,宋军啃干粮啃了十多天,口渴了,向下捧海水来喝,海水味咸,喝了就呕吐泄肚,宋军极度困乏。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每天大战。
张弘范得到张世杰一个姓韩的外甥,给他官做,三次派他前去招降张世杰,张世杰历数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投降了,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动摇的。”二月二十日,张弘范等人攻打崖山,张世杰战败,退保卫王所乘坐的船。
元军接近宋军的中军,张世杰才割断拴船的绳子,带着十一艘大船冲出港口,其余的人收军回到崖山。元军的刘自立击败了他们,降服了他们的将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多人。
张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飓风忽大作,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说了句:“不必了”。
然后登上柁楼,露香祝道:“我为赵氏,能做的事都做尽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在又亡。我还没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敌兵退,再另立赵氏以存祀啊。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岂非天意啊!”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3、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后,立即颁布《督抚宪约》,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
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他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而且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这个标准是:物价高的地方纹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两钱,连蜡烛、柴火等开支也在上述数目之内。
海瑞在应天推行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实行、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
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明代法律规定与当时的国情,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因为当时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海瑞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4、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 ,生于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双龙巷)。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当时,有谣传称许定国军要来歼灭高家军,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 。
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四月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 。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 。
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于扬州西门楼写下四道遗书给他的家人,在他死后,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国,愿归葬钟山明太祖孝陵之侧 。
四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
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朝。
史可法毅然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赠史可法谥“忠正”。

5、聂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清朝将领。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后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
先后参与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战功卓著,于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中炮阵亡。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忠节。
甲午战争爆发后,聂士成随提督叶志超援朝,驻军牙山。1894年(光绪二十年)七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从汉城出动陆军进攻牙山。聂士成根据敌众己寡、地形不利防守的情况,建议叶志超主动将部队撤至公州、成欢,利用成欢有利地形伏击日军。
他和叶志超各率所部退守成欢、公州。聂士成率部在朝鲜成欢地方与日军激战后撤退平壤,因力战有功赏换刚安巴图鲁勇号。
平壤失陷后,聂士成随后参加鸭绿江江防之战,坚守虎山,组织摩天岭防御战,他利用山高路险,设疑疲敌,雪夜奇袭连山关,继而收复分水岭,杀敌甚重,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因功补授直隶提督。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正月,朝廷调聂士成所部八营由辽阳摩天岭入关回防津沽,作为沿海后路游击之师,主持天津沿海防务。
甲午战争结束后,聂士成在芦台奉旨以所部武毅军及功字营为骨干,从直隶驻防淮练军中选练及新募马步队30营,仿照德国营制,参用西法编练武毅军,聘请德国和俄国教习教练步队和马队,仿照德国营制操法,指导编订《淮军武毅各军课程》、《武毅先锋马队操练教程》、《武毅军练兵图说》等作为训练教材,创办开平武备学堂,用近代军事知识教育军官,训练士兵,收效显著。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五月,聂士成首次入京朝觐。 九月,聂士成率部出山海关剿办热河朝阳地区马贼。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冬,聂士成奉命总统直隶淮练各军。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朝廷创立武卫军,聂士成部武毅军改编为武卫前军,聂士成以直隶提督兼任武卫前军总统,仍驻芦台,扼守北洋门户。 二月,朝廷以聂士成“公忠笃实,办事认真”,编练武毅军三年卓有成效,交部从优议叙。十月聂士成再次进京朝觐, 并赐紫禁城内骑马。 另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1898年(二十四年)各赏赐有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世杰(南宋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瑞 (明朝著名清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可法 (明末抗清名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士成

邱少云,罗盛教
邱少云在1951年3月25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
罗盛教是湖南省新华县相子村人,出生于1931年一个贫农家中,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认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于当年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最终因为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所留下的火种孕育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抗日战争中人民力量的壮大,迎来了解放的曙光,解放了中国。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长征路上的英雄红军,就象一条永不褪色的红飘带!这条“红飘带”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转战乌蒙山,穿越沼泽地,与险阻雪山比高低,与饥寒伤病赛毅力。历经曲折与磨难,纵横十一个省,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锻炼和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八万个炎黄子孙,八万个华夏精魂。长征,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它用震撼世人的千古绝唱,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如果有人问我,在无与伦比的长征路上,什么最使我感动和流泪?我说:是那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保全集体的“无我”精神。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红十三师师长陈树湘,在强渡湘江的战役中,率部为红军主力断后,掩护主力部队过江。当时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他们执行完任务撤退的时候,湘江已被敌人完全封锁了。陈师长和他的战士们饿着肚子,翻山越岭,准备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的时候,陈师长不幸腹中子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带伤掩护,与敌人战斗,结果被越来越多的敌人所俘虏。当敌人发现俘虏了一位红军师长的时候,非常得意,抬着他去邀功。但敌人万万没有想到,陈师长拒为敌俘:他趁敌人不注意,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这个故事给我震撼,给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流泪!长征路上该有多少像英雄陈树湘师长这样的红军官兵,为了大部队的安全,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而血洒疆场,倒在枪林弹雨中啊!

这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保全集体的“无我”精神,是红军战士坚强意志的体现,是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是红飘带上最亮丽的鲜红。一个军队,一个民族,只要拥有这样一种精神,那它就无坚不摧了。


地球上的红飘带主要内容是什么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魏巍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 为一体。作品着重从敌我双方的最高层活动反映其长征壮举。四渡赤水,占遵义,逼...

读《地球的红飘带》有感
读了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地球的红飘带》这部长征史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一幕幕血战的场面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仿佛还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和硝烟味,还有那大渡桥横的铁索,覆盖着皑皑白雪巍峨的雪山,一望无际满目苍凉的茫茫草地……它们有如一幅幅沉重的水墨画卷在我眼前晃动。《...

《西行漫记》《地球上的红飘带》简介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魏巍以诗人...

地球的故事的启示
路。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学会了面对挫折,不怕困难。从中我懂得了凡事都要有毅力;从中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从中我懂得了对待学习要刻苦农力,坚持不懈。我认为,一个人就应该有像红军一样无坚不捶的精神。《地球的红飘带》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他让我了解了长征,了解了红军,还有他们的精神。

地球上的红腰带
红色代表革命。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正是长征这一路,使得全国人民都了解了红军,了解了共产党,所以才会有后来成功。把长征所走过的路,形象地比喻成地球上的红飘带,非常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

《地球的红飘带》后感
是养育我们的土地,只要种子落地,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还有几个鲜明的角色,如:被饿死的金雨来,舍己为人的杜铁匠,女革命同志代表刘英,温文尔雅的叶剑英,心细如发的彭德怀,粗中有细的朱德等等。…… ……书中还有几处印象深刻的情节,留到以后再写吧!

初中读《地球的红飘带》有感
今年暑假,爸爸从图书馆借回来一套《地球的红飘带》。开始我并不感兴趣,但看到爸爸、妈妈饭后一人抱着一本有饶有兴趣地读,有时还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我也被感染,随手翻开一本,正是这不经意的一翻,为我打开了一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付出了惨重的...

饥饿盛世和地球上的红飘带那本好
《饥饿的盛世》和《地球的红飘带》讲述的是不同时代的故事,故事不同,中心思想也不同,不存在哪本书更好。具体如下:1、《饥饿的盛世》讲的是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2、《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

地球的红飘带 最早是谁说的?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著名作家魏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中部小说主要描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地球的红飘带的点评鉴赏
《地球的红飘带》卷首语——魏巍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象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长征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它的历史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现在...

威县15852799444: 《地球的红飘带》主要内容 -
芷云二十: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 为一体....

威县15852799444: 为什么把长征叫做地球上的红飘带 -
芷云二十: 《地球的红飘带》是著名作家魏巍创作于198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威县15852799444: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 -
芷云二十: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中“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着瑞金城外”即一头连在陕北,一头连在江西,故C项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通过魏巍的著作《地球上的红飘带》考查红军长征的路线,题目设计较为新颖.关于红军长征的原因、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内涵等内容也应要求学生掌握.

威县15852799444: 小孩9岁,老师让在暑假看一本关于长征的书籍,能推荐一下吗? -
芷云二十: 《地球的红飘带》魏巍 著 这本书很有名,写得很棒,记得我是上初中看的,当时有一篇课文是从这本书里摘的,至今记忆犹新.书很厚,让孩子慢慢看吧.

威县15852799444: 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是怎么写的 -
芷云二十: 魏巍严格来说是一位军旅作家,长期的戎马生涯,造就了他对人民军队的深沉感情.他把满腔的情思都倾注于子弟兵的身上,才创作出一系列感人肺腑、激昂壮烈的军旅作品.

威县15852799444: 《地球的红飘带》如何表现几个渡江的红军战士形象? -
芷云二十: 从他们的外貌还有语言描写 并且有侧面描写 突出战士的英勇奉献的形象

威县15852799444: 请介绍一些关于长征的书籍~~谢谢 -
芷云二十: 首推《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这是我个人认为关于长征的书里面写的最好的,兼具资料性和文学性,即真实又感人.其他还有,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美)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 《长征风云》作者:赵蔚 《大迁徙》 作者:李镜 《长征行》作者: 石仲泉另外,问问题之前先参考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你的问题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