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的资料

作者&投稿:端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 诸葛亮 郑成功 孙中山的资料~

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诸葛亮: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
孙中山:辛亥革命发起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发明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1925)。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的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母亲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确实是这样的,在郑成功身上有一半日本人的血统。

关于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的事情是这样的:
郑成功的父亲郑父芝龙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了平户,当时才19岁。在清理船货、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小姐家中,这对青年男女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成为在中日之间经常出没的海盗,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也就是郑成功7岁时才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因为父亲的官职,成长于富豪之家,自幼习文弄武,学剑弄枪,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继承儒家中忠君爱国思想,素怀灭清复明之志。他在36岁那(1659),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

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一样,都是在39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

另外,再想说一点的是日本人对郑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亲近感。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听说至今,在郑成功的出生地,每年还有日本人祭奠.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实,他母亲是日本人的事,丝毫不影响郑成功的形象,反而衬托出他的伟大。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施大将军》,反映的是从郑氏家族手中为清朝收复台湾的施琅的故事,在这方面,施琅和郑成功虽然一个忠于明朝,一个为清朝出力,但在收复国土的事情上是一样伟大的,施琅和郑氏家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内部之间的事,他们二人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永远彪炳史册。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去反馈,天意非人力所能违!
(诸葛亮虽不能克复中原,但并不能说明军事能力低,你们还不是受到陈寿写的那句话的影响,这句话是有逻辑的,半懂不懂就装懂,只能永世饭桶!)

一群无实主义者!那么多如果,不如说如果郭嘉去辅助刘备,刘备可能早死了!还有称帝的机会乎!
又不如说刘备如果早点得到诸葛亮的帮助,曹操何以统一北方,可能打败袁绍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统一北方的是刘备和诸葛亮,那么说东汉也不会那么快灭亡!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区去反馈,天意非人力所能违!

至于郭嘉和诸葛亮比,凭诸葛亮那么严峻的环境下长途跋涉去攻打魏国,而且打到要请司马懿出山才能保江山,还打到司马懿只守不敢攻,诸葛亮送他新娘装也只能忍(这事经鉴证,千真万确,但陈寿写的三国志并无记载,因为是他是在晋国的阶级统治下写的)!

在这种失天时失地利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样的唯诸葛亮一人!
郭嘉能乎!也许可以,但我看也只能打个平手!

再说诸葛亮的失败其中一大原因除了不可违的严峻环境,那就是刘禅无能啊!悲哉!(如果刘备未死,诸葛亮克复中原,指日可待!)

你们喜欢如果,再加个如果,就是如果魏国去攻打蜀国,胜利的机会几乎等于0(司马懿攻打结果也一样!)

总结:从现实中看,诸葛亮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除了那些自不认为中华儿女的小人,这个名号谁也不能否认!郭嘉能乎!(不要同我说是因为他死得早,没机会展示才华!)再说曹操已经非常厉害,郭嘉即使在,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因为他们想到的都相差无几!

至于曹操在赤壁之战打大败后,曾大呼:如有郭奉先在此,吾何以至此!这是为了在群臣下掩饰自己的罪过,明白无!

在台湾“光复”以后,本课文的作者在台湾找到了在轮船上的工作。
有次,轮船停在了台湾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区,而选择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远,发现了一所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作者走进校园,显然很安静,他走近一间教室,走到窗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学习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写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接着,他又用不太标准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被着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从后门走进教室,坐在最后的一排,根着老师一起大声地读着。
最后,老师和同学非得要带作者去他们学校的小礼堂去参观。
到了后,老师对作者说:“这里,以前是画着日本人的画,现在‘光复’后,就挂上中国人的画。”作者听后在墙壁上看了看画,上面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间,眼眶不觉湿润了。
我想在作者心里,这个郊外里的乡村学校永远在他心里或者在中国人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神圣的学校和礼堂或者是神圣的土地。
说不定今后又有一天,碰巧轮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个学校跟那位教师沟通和去参观一下小礼堂,说不定下次还会又增加许多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学校,跟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人的文字和国语,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盼望的吧。
作者最后眼眶湿润了,那就应该表示作者是爱国才会眼眶湿润的 。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去反馈,天意非人力所能违!
(诸葛亮虽不能克复中原,但并不能说明军事能力低,你们还不是受到陈寿写的那句话的影响,这句话是有逻辑的,半懂不懂就装懂,只能永世饭桶!)

一群无实主义者!那么多如果,不如说如果郭嘉去辅助刘备,刘备可能早死了!还有称帝的机会乎!
又不如说刘备如果早点得到诸葛亮的帮助,曹操何以统一北方,可能打败袁绍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统一北方的是刘备和诸葛亮,那么说东汉也不会那么快灭亡!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区去反馈,天意非人力所能违!

至于郭嘉和诸葛亮比,凭诸葛亮那么严峻的环境下长途跋涉去攻打魏国,而且打到要请司马懿出山才能保江山,还打到司马懿只守不敢攻,诸葛亮送他新娘装也只能忍(这事经鉴证,千真万确,但陈寿写的三国志并无记载,因为是他是在晋国的阶级统治下写的)!

在这种失天时失地利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样的唯诸葛亮一人!
郭嘉能乎!也许可以,但我看也只能打个平手!

在知道空格里面输入名字 然后按搜索答案 就能找到


谁知道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中一位的最主要的功绩?
隆武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郑成功得隆武帝赏识,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改名「成功」、仪同驸马;郑鸿逵之子郑肇基,亦受隆武帝赐国姓[3]。这就是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的由来;郑肇基因为年纪较小,人称「小国姓爷」。隆武二年(1646年\/清顺治三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

孙中山,诸葛亮,郑成功,孔子分别代表什么东西
孙中山:三民主义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儒家的代表 郑成功:民族英雄,收复台湾

中国伟人资料,简短点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不要写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诸葛亮‘孔丘 (前551年9月28...

能代表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的各一句话
孔子——有教无类,万世师表 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http:\/\/baike.baidu.com\/view\/2347.htm 郑成功:郑成功一直是“强人统治”,“严刑峻法”,极少接受属下的意见,且效忠君国 抗击满清的人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1.htm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

诸葛亮、孔子、孙中山、郑成功的名言3句
诸葛亮: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孔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讷于言而敏于行。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诸葛亮,孔子,孙中山,郑成功,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孔子,孙中山...
都有愚的一面 诸葛亮———鞠躬尽瘁 孔子———悔人不倦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 郑成功———保守明朝海外孤岛

历史上公认三个半圣人
历史上三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诸葛亮、曾国藩,其中曾国藩算半个圣人。1、孔子 孔子,中国最为知名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他是唯一一个引领中国两千年的人物。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孔子是 诸葛亮是 郑成功是 孙中山是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万世师表,过去的读书人都要拜孔子,台湾光复后要推行国语当然要挂孔子画像。诸葛亮是千古忠臣,他的一生为偏安一偶的蜀汉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挂诸葛亮画像是要告诉台湾人民要像诸葛亮一样爱国。郑成功是开台圣祖。孙中山是国父,台湾既然光复,挂国父画像理所当然!

孔子 诸葛亮 郑成功 孙中山的成就
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