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是谁啊? 那桓侯又是谁?

作者&投稿:集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桓温是谁?~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温桓不是啥名人吧,附桓温生平。

桓温(312年—373年),字符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曾三次北伐。

少有大志,向往刘琨、陶侃的事迹。咸康七年(341年),任琅琊太守。永和元年(345年),桓温任荆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权。次年(346年),桓温趁成汉内部不稳之际,率军沿长江直上,平定蜀地,汉王李势投降,拜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永和五年(349年)四月,后赵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未果。永和六年(350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温。结果殷浩大败而回,桓温遂掌大权。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亲率步骑四万余人,水军直指南乡(湖北均县),命梁州刺史司马勋沿子午道(秦岭栈道,通向汉中)推进,一路攻占上洛(陕西商县),在陕西蓝田击破氐族苻健军队数万人,进驻霸上(长安东面),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当地民众“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未乘胜追击长安,反待敌自溃,期间本想将春麦收作军粮,但秦军已抢先收割,晋军粮秣不继,被迫撤返襄阳。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姚襄,收复洛阳。隆和元年(362年),桓温建议迁都洛阳,又建议南迁的士族返乡,但遭到达官贵人激烈反对。前燕趁东晋君臣相互猜忌和牵制之际,重新占领洛阳。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为了树立更高的威望,决定率步骑5万北伐前燕,一路势如破竹。经金城时,“见前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世说新语》)在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忽逡巡不前,企图“坐取全胜”。不久军中绝粮,又闻前秦援兵将至,遂烧船、弃甲,自陆道撤退,凿井而饮,行军七百余里,途中遭前燕骑兵伏击,损失三万余人,大败而归。

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颇羡王敦之举。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咸安元年(371年),率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斩袁瑾。同年,桓温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专权,次年,文帝死,桓温有代晋之谋,不久病死,由其弟桓冲代位。

桓温北伐的动机大概跟刘裕差不多,企图籍此立威,掌握朝权。

在北伐之前,桓温已经迫使晋廷给他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很明显,桓温是想趁着北伐胜利的余威,回来后篡夺皇位,或者说至少是为篡位作准备,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好。

前燕当时慕容垂还在,其指挥才能众所周知,加上桓温本是赌徒心性,敢于冒险,偏偏此次北伐过于迟重,不听郗超之谋,结果在连战胜利的情况下,最后粮尽退兵,被慕容垂所败。

枋头败归后,桓温威望大减,方寸大战,便想用废立的办法重新树立威权,于是废了司马奕,另立简文帝,这样他就拿到了类似霍光那样的辅政大权,下一步就要篡夺,可惜一病而死,未能实现。

至于司马奕,虽然被桓温废掉,但桓温死后,谢安等人也无意让他废位,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去当他的东海王。

  古谥法中: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意指最擅开疆拓土、威震敌国之人,始能以“桓”为谥。蜀汉五虎上将之中,得“桓侯”谥号者惟有张飞张翼德。

  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符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曾三次北伐。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桓温
  字:符子
  性别:男
  卒于373年,享寿61。
  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
  效力于:东晋
  官至:征西大将军,大司马,南郡宣武公。桓玄追谥为楚之宣武皇帝,庙号太祖。
  外貌 形容: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编辑本段]相关人物
  桓彝:桓温之父,晋朝官员。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所杀。
  司马氏:桓温之妻。晋元帝女,南康公主
  桓冲:桓彝幼子,接替死去的桓温。在淝水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桓玄:桓温之子,字敬道,楚武悼皇帝。篡夺晋安帝皇位,后被刘裕等人击败,逃亡路中被杀。
  殷浩:东晋权臣,被委任北伐。失败后遭到免职,权利落入桓温手中。
  李势:成汉皇帝,为桓温击败后投降东晋。
  桓云、桓豁、桓秘:桓温之弟。桓秘曾与其侄谋刺桓冲,失败后被流放。
  桓熙、桓济、桓歆、桓祎:桓温之子。熙字伯道,济字仲道,二人谋杀桓冲失败后遭到流放。
  桓伟:桓温之子,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西昌侯。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温峤:东晋大臣,在桓温出生时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听到啼声后说:“真英物也!”。因此原由,桓彝将其子命名为“温”,温峤笑着说:“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庾翼:桓温好友,曾上表推荐桓温。庾亮之弟。
  孟嘉:桓温参军。
  孙盛:桓温参军,史学家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少有大志,向往刘琨、陶侃的事迹。咸康七年(341年),任琅琊太守。永和元年(345年),桓温任荆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权。次年(346年),桓温趁成汉内部不稳之际,率军沿长江直上,平定蜀地,汉王李势投降,拜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永和五年(349年)四月,后赵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未果。永和六年(350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温。结果殷浩大败而回,桓温遂掌大权。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亲率步骑四万余人,水军直指南乡(湖北均县),命梁州刺史司马勋沿子午道(秦岭栈道,通向汉中)推进,一路攻占上洛(陕西商县),在陕西蓝田击破氐族苻健军队数万人,进驻霸上(长安东面),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当地民众“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未乘胜追击长安,反待敌自溃,期间本想将春麦收作军粮,但秦军已抢先收割,晋军粮秣不继,被迫撤返襄阳。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姚襄,收复洛阳。隆和元年(362年),桓温建议迁都洛阳,又建议南迁的士族返乡,但遭到达官贵人激烈反对。前燕趁东晋君臣相互猜忌和牵制之际,重新占领洛阳。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为了树立更高的威望,决定率步骑5万北伐前燕,一路势如破竹。经金城时,“见前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世说新语》)在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忽逡巡不前,企图“坐取全胜”。不久军中绝粮,又闻前秦援兵将至,遂烧船、弃甲,自陆道撤退,凿井而饮,行军七百余里,途中遭前燕骑兵伏击,损失三万余人,大败而归。
  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颇羡王敦之举。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咸安元年(371年),率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斩袁瑾。同年,桓温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专权,次年,文帝死,桓温有代晋之谋,不久病死,由其弟桓冲代位。
  桓温北伐的动机大概跟刘裕差不多,企图籍此立威,掌握朝权。
  在北伐之前,桓温已经迫使晋廷给他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很明显,桓温是想趁着北伐胜利的余威,回来后篡夺皇位,或者说至少是为篡位作准备,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好。
  前燕当时慕容垂还在,其指挥才能众所周知,加上桓温本是赌徒心性,敢于冒险,偏偏此次北伐过于迟重,不听郗超之谋,结果在连战胜利的情况下,最后粮尽退兵,被慕容垂所败。
  枋头败归后,桓温威望大减,方寸大战,便想用废立的办法重新树立威权,于是废了司马奕,另立简文帝,这样他就拿到了类似霍光那样的辅政大权,下一步就要篡夺,可惜一病而死,未能实现。
  至于司马奕,虽然被桓温废掉,但桓温死后,谢安等人也无意让他废位,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去当他的东海王。
  桓温的后代为躲避刘裕追杀,一部分降后秦,另一部分逃入苗中,成为南蛮。
  [编辑本段]历史中的他
  (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于是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晋书 列传第六十八》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
  《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09230.html?wtp=tt

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符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曾三次北伐。 基本资料 桓温 字:符子性别:男卒于373年,享寿61。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

桓侯是一个爵位。
我国古代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
侯就是三等爵。
如齐桓侯。

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符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曾三次北伐。

张飞的谥号是桓侯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请介绍“桓温是谁?桓温”是谁?
字钩万吉: 东晋名将,大臣.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晋明帝之婿.初拜驸马... 翌年,灭成汉(见桓温灭成汉之战),威名大震,因功进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历史上东晋桓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字钩万吉: 一般来说,最注重自己相貌的应该是女子.女子为了相貌风度可以互相嫉妒,暗中攀... 又是无数少女倾慕的偶像.有人夸自己像刘琨,桓温心中怎能不高兴?桓温听完老妇...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扪虱谈天下”讲的是谁的故事?
字钩万吉: 桓温第一次北伐时,将军队驻扎在灞上.有一天,有个穿着破旧短衣的读书人 来军营求见桓温.桓温很想招揽人才,一听来了个读书人,便马上请他进来相见.这个读书人...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东晋名将桓温说过什么?很简单的啦~~~
字钩万吉: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先祖曹魏忠臣桓范,父桓彝晋元帝“百六掾”之一后死节于苏峻之乱﹐桓温枕戈泣血十八岁那年手刃父仇,步入仕途...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有谁了解两晋南北朝的,知道桓玄的简介吗? -
字钩万吉: 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汉族,东晋末期桓楚国建立者. 出身 桓玄是东晋名将大司马、南郡宣武公桓温之子,自幼为桓温所喜爱.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遗命其弟...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世说新语《三峡之猿》中恒温指谁 -
字钩万吉: 黜免第二十八之二、桓公入蜀 (原文)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译)桓公(桓温)进入四川,经过三峡时,队伍里有人捉住一只幼猴,幼猴的妈妈沿岸一直跟着,哀鸣哭号,走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去.最后母猴跳到船上,刚落甲板就气绝身亡.有人剖开母猴的肚子,看到肠子全断成一寸一寸的.桓温听到此事后大怒,下令把那个捉猴的人从军中开除. 桓温(312-373)﹐字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东晋杰出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东晋王导 庾亮 谢安 桓温谁更厉害 -
字钩万吉: 王导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门阀世家的先河,实行“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势,而在“王与马,共天下”的局态中,琅琊王氏占主导地位.至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郡桓氏,颍川庾氏,哪个更厉害,大概要看时政局势吧.其实我挺喜欢郗鉴的.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东晋名将桓温经历了哪三次北伐?
字钩万吉: 东晋名将桓温,字元子,樵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明帝婿.先后于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太和四年(公 元369年)三次北伐.太和六年(公元371年) 废海西公,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专制朝政, 旋病故.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 什么典故 -
字钩万吉: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是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大武口区19612021780: 有谁知道剑阁的来历? -
字钩万吉: “剑阁县”之名,始见于《晋书》.何时置剑阁县,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说“桓温入蜀置”.《晋书·地理志》载:“桓温入蜀后,┅┅又于晋寿置剑阁县,属梁州,后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罢剑阁县”.《舆地广记》、《舆地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