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26课的珍珠鸟的课文资料

作者&投稿:笃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珍珠鸟>>全文!!!~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珍珠鸟》课文主要内容:
文中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文章由于有爱,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由于细心的观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
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给人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创作背景:
冯骥才原本是画家,对中国画颇有造诣,“文革”期间因历受磨难,有感而发,转而进行文学创作。
此文写于1984年1月,最初发表在1984年2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此后,《青年文摘》及诸多的散文选本、散文鉴赏集或散文欣赏辞典中,都收进了它。它拥有广泛的读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这篇以“信赖”为主题的短小散文能受到如此多的青睐,足以说明其内容和形式的独具一格。

26 珍珠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通读全篇,读者始终被作者的笔牵引着,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着这可爱又怕人的鸟的一举一动。

在关爱之情的驱使下,“我”主要为小鸟儿做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小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始新生活的小鸟“轻松自在”的叫声,也许就是它对主人的感谢。第二,“我”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儿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对“我”的逐渐亲近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报。

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怀着这样的怜爱之心,所以他常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态。文章对珍珠雏鸟的描写用了更多的笔墨。“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它对笼子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不懂得尊重权威,“神气十足”地“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它又非常胆小,当它把灯绳撞得摇动起来时,会吓得马上逃到画框上去;只要爸爸妈妈生气地叫一声,它便又像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一样,“立即飞回笼里去”。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大人的脸色呢!有了人的性灵的小鸟,竟可以像可爱的孩子一样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由于有爱,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由于细心的观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2.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第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表面上看,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到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与“我”的形体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而实际上,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惊动它们,所以雏鸟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长;因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开着窗子,它也不会飞走;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所以它会“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见,人与鸟形体距离的逐渐接近,清晰地表现了二者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对人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一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二、问题研究

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交代了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交代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描写对象的特点立意,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文章根据珍珠鸟“怕人”这一特点巧妙地安排了珍珠鸟的出场方式,它隐居在繁茂的吊兰叶蔓的后面,其形象的展现过程实际上就表现了珍珠鸟对人害怕程度的减弱过程。文章先描写了垂蔓中珍珠鸟又细又亮的叫声,再写隐约闪动在吊兰后的身影,然后写绿蔓中伸出的“可爱的鲜红小嘴儿”和东瞧西看的小脑袋,直到第七段珍珠雏鸟才脱离了背景,现出全貌。文章用逐层点染的方法描写珍珠鸟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珍珠鸟小心试探,一步一步从隐居的环境中显现出来的过程。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设计本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

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有:

我把它挂在窗前。/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我不管它。/……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我轻轻抬一抬肩……

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所以小鸟会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鸟对人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逐渐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们对人的信赖。

二、作者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请你从文章中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于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温柔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状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银灰色的眼睑、红颜色的小脚、毛茸茸的身体,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完全不在乎外界的风吹草动,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达到了何种程度!

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本文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设计本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作品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个人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题材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培养他们爱护生命、善待动物的观念。

二、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这种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仿照这种方式写一个状物的片段。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

二、《珍珠鸟》赏析(崔承运)

一些著名作家,不仅用如椽巨笔描绘社会,反映人生,有时也一改须眉男子之风,以细针密线绣出钟灵毓秀的短章小品。冯骥才的《珍珠鸟》大抵属于这类灵秀之作。它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不仅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

读着《珍珠鸟》,不由想起了古代一些诗人的诗篇。南朝江总对自家梁上的小燕爱如子女,曾以他芳艳之笔,细细勾画出小燕的活泼之态:“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燕燕于飞》)小燕衔泥弄草,拂叶啄花,出入厅堂,扯动帘帷,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鸟之间多么和谐,多么信任!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多少情味!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咏燕》诗,与江总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小燕那么喜爱家园、依恋巢穴,同主人的善意与亲爱不无关系吧。与鸟儿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杜甫了:“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诗人与鸬鹚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谅解与信任,进而成为须臾不离的朋友。秦韬玉笔下的燕子,与主人不仅相互信赖,而且相互体贴:“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燕子》)燕子并没征得主人的同意便衔泥筑巢了,因为它清楚地记得,昔年它与佳人在此并头相偎,软语呢喃,多少回惹得她目注神移,抛却绣工,燕与人灵犀相通,融为一体。

大凡真正的文学家,大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乃至一花一木、一鸟一虫。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与杜甫、陆游等大抵是一脉相通的。《珍珠鸟》虽是散文,但其盎然诗意并不亚于诗篇。那细腻的笔触、绰约的文姿、委婉的风格、清雅的格调,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直若一首动人的抒情诗。且看作者对人鸟相亲的一段描写:“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接下来,见主人如此友善,便“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最后,“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亲昵之情,友爱的善意,来自作家崇高的情感和理想。作家的理想是什么?卒章显其志,这就是篇末那句意义深邃的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开篇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于是竹笼高悬,吊兰遮掩,添水加食都不敢睁大眼睛惊动它们,结果,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简直与人融为一体。其间暗呈跌宕之姿。篇首写朋友送来一对珍珠鸟,自己倍加珍爱、精心照料,似乎是写这一对,然而寥寥几笔过后,一只小珍珠鸟诞生了,重彩浓墨便落到雏鸟身上,它的父母不过起了铺垫作用。这小雏的无赖、天真远胜过它的父母,对它的描绘,笔触益发轻盈活脱,这不仅使文章疏密有致、浓淡相宜,而且色彩斑斓,呈现跌宕变幻的景象,使人读来兴味益浓。

(选自王彬、范希文主编《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读《珍珠鸟》随笔(张华民)

真好!冯骥才先生送给读者的散文《珍珠鸟》,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我”,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活着。如果作者以此为起点,沿着这个情节走向写下去,该文仍不失生活情趣,然而没有。作者笔锋一转,文章曲径通幽。雏鸟诞生于“人间”(是“人”间,一点没错)。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没有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大鸟”在笼中对它“再三呼唤”,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过程。不如此,则事不真;不如此,便不能展示人鸟关系的真谛。作者最后写道:“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们见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

在鸟的世界里,已没有顽劣的弹弓和狰狞的枪口;在人的视野中也没有了可供愉悦的小玩物。当我们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的肩头时,读者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人与鸟相依相赖,和谐自然。人与鸟像是一支动人乐曲中不停跳动的音符,像是一幅美好图画中闪光的色彩。这境界是和谐的极致。

最后,作者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是信赖创造美好,是自由、宽容培育了信赖,这便是我们读《珍珠鸟》后的结论。在我们今天重建“精神家园”之际,拜读《珍珠鸟》不能不说是一个陶冶。

散文《珍珠鸟》以雏儿降生为限,把全文分为两部分。之前,作者充分记述了以吊兰垂蔓为装饰的温暖的鸟巢,描绘很细,为后文奠基,然相比之下,仍是写意。之后,作者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写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描绘微妙细腻,其声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你看,雏儿那天真的神态,愉快的跳跃,……难道它不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对“小家伙”已是舐犊情深了。我们赞佩作者的观察力,我们更悟到,有了热爱之情,才有观察之深;因为观察得深,则会更加挚爱。已走完99岁美丽人生的冰心老人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着:“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从《珍珠鸟》淌出的爱之泉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珍珠鸟》着意描摹了生活,作家在所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又附丽了深刻的哲理,因此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便蕴含了很强的寓意。

行文至此,笔尖一动,流泻下一点感受:哲理,可以把文章感情升华到新的境界。

(选自《作文通讯》1999年第6期)

26 珍珠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通读全篇,读者始终被作者的笔牵引着,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着这可爱又怕人的鸟的一举一动。

在关爱之情的驱使下,“我”主要为小鸟儿做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小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始新生活的小鸟“轻松自在”的叫声,也许就是它对主人的感谢。第二,“我”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儿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对“我”的逐渐亲近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报。

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怀着这样的怜爱之心,所以他常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态。文章对珍珠雏鸟的描写用了更多的笔墨。“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它对笼子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不懂得尊重权威,“神气十足”地“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它又非常胆小,当它把灯绳撞得摇动起来时,会吓得马上逃到画框上去;只要爸爸妈妈生气地叫一声,它便又像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一样,“立即飞回笼里去”。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大人的脸色呢!有了人的性灵的小鸟,竟可以像可爱的孩子一样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由于有爱,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由于细心的观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2.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第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表面上看,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到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与“我”的形体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而实际上,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惊动它们,所以雏鸟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长;因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开着窗子,它也不会飞走;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所以它会“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见,人与鸟形体距离的逐渐接近,清晰地表现了二者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对人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一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二、问题研究

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交代了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交代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描写对象的特点立意,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文章根据珍珠鸟“怕人”这一特点巧妙地安排了珍珠鸟的出场方式,它隐居在繁茂的吊兰叶蔓的后面,其形象的展现过程实际上就表现了珍珠鸟对人害怕程度的减弱过程。文章先描写了垂蔓中珍珠鸟又细又亮的叫声,再写隐约闪动在吊兰后的身影,然后写绿蔓中伸出的“可爱的鲜红小嘴儿”和东瞧西看的小脑袋,直到第七段珍珠雏鸟才脱离了背景,现出全貌。文章用逐层点染的方法描写珍珠鸟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珍珠鸟小心试探,一步一步从隐居的环境中显现出来的过程。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设计本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

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有:

我把它挂在窗前。/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我不管它。/……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我轻轻抬一抬肩……

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所以小鸟会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鸟对人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逐渐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们对人的信赖。

二、作者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请你从文章中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于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温柔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状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银灰色的眼睑、红颜色的小脚、毛茸茸的身体,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完全不在乎外界的风吹草动,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达到了何种程度!

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本文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设计本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作品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个人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题材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培养他们爱护生命、善待动物的观念。

二、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这种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仿照这种方式写一个状物的片段。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

二、《珍珠鸟》赏析(崔承运)

一些著名作家,不仅用如椽巨笔描绘社会,反映人生,有时也一改须眉男子之风,以细针密线绣出钟灵毓秀的短章小品。冯骥才的《珍珠鸟》大抵属于这类灵秀之作。它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不仅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

读着《珍珠鸟》,不由想起了古代一些诗人的诗篇。南朝江总对自家梁上的小燕爱如子女,曾以他芳艳之笔,细细勾画出小燕的活泼之态:“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燕燕于飞》)小燕衔泥弄草,拂叶啄花,出入厅堂,扯动帘帷,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鸟之间多么和谐,多么信任!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多少情味!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咏燕》诗,与江总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小燕那么喜爱家园、依恋巢穴,同主人的善意与亲爱不无关系吧。与鸟儿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杜甫了:“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诗人与鸬鹚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谅解与信任,进而成为须臾不离的朋友。秦韬玉笔下的燕子,与主人不仅相互信赖,而且相互体贴:“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燕子》)燕子并没征得主人的同意便衔泥筑巢了,因为它清楚地记得,昔年它与佳人在此并头相偎,软语呢喃,多少回惹得她目注神移,抛却绣工,燕与人灵犀相通,融为一体。

大凡真正的文学家,大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乃至一花一木、一鸟一虫。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与杜甫、陆游等大抵是一脉相通的。《珍珠鸟》虽是散文,但其盎然诗意并不亚于诗篇。那细腻的笔触、绰约的文姿、委婉的风格、清雅的格调,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直若一首动人的抒情诗。且看作者对人鸟相亲的一段描写:“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接下来,见主人如此友善,便“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最后,“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亲昵之情,友爱的善意,来自作家崇高的情感和理想。作家的理想是什么?卒章显其志,这就是篇末那句意义深邃的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开篇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于是竹笼高悬,吊兰遮掩,添水加食都不敢睁大眼睛惊动它们,结果,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简直与人融为一体。其间暗呈跌宕之姿。篇首写朋友送来一对珍珠鸟,自己倍加珍爱、精心照料,似乎是写这一对,然而寥寥几笔过后,一只小珍珠鸟诞生了,重彩浓墨便落到雏鸟身上,它的父母不过起了铺垫作用。这小雏的无赖、天真远胜过它的父母,对它的描绘,笔触益发轻盈活脱,这不仅使文章疏密有致、浓淡相宜,而且色彩斑斓,呈现跌宕变幻的景象,使人读来兴味益浓。

(选自王彬、范希文主编《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读《珍珠鸟》随笔(张华民)

真好!冯骥才先生送给读者的散文《珍珠鸟》,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我”,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活着。如果作者以此为起点,沿着这个情节走向写下去,该文仍不失生活情趣,然而没有。作者笔锋一转,文章曲径通幽。雏鸟诞生于“人间”(是“人”间,一点没错)。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没有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大鸟”在笼中对它“再三呼唤”,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过程。不如此,则事不真;不如此,便不能展示人鸟关系的真谛。作者最后写道:“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们见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

在鸟的世界里,已没有顽劣的弹弓和狰狞的枪口;在人的视野中也没有了可供愉悦的小玩物。当我们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的肩头时,读者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人与鸟相依相赖,和谐自然。人与鸟像是一支动人乐曲中不停跳动的音符,像是一幅美好图画中闪光的色彩。这境界是和谐的极致。

最后,作者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是信赖创造美好,是自由、宽容培育了信赖,这便是我们读《珍珠鸟》后的结论。在我们今天重建“精神家园”之际,拜读《珍珠鸟》不能不说是一个陶冶。

散文《珍珠鸟》以雏儿降生为限,把全文分为两部分。之前,作者充分记述了以吊兰垂蔓为装饰的温暖的鸟巢,描绘很细,为后文奠基,然相比之下,仍是写意。之后,作者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写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描绘微妙细腻,其声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你看,雏儿那天真的神态,愉快的跳跃,……难道它不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对“小家伙”已是舐犊情深了。我们赞佩作者的观察力,我们更悟到,有了热爱之情,才有观察之深;因为观察得深,则会更加挚爱。已走完99岁美丽人生的冰心老人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着:“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从《珍珠鸟》淌出的爱之泉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珍珠鸟》着意描摹了生活,作家在所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又附丽了深刻的哲理,因此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便蕴含了很强的寓意。

行文至此,笔尖一动,流泻下一点感受:哲理,可以把文章感情升华到新的境界。

(选自《作文通讯》1999年第6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通读全篇,读者始终被作者的笔牵引着,被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笼罩着,与作者一起悉心体察着这可爱又怕人的鸟的一举一动。

在关爱之情的驱使下,“我”主要为小鸟儿做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小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始新生活的小鸟“轻松自在”的叫声,也许就是它对主人的感谢。第二,“我”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儿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鸟对“我”的逐渐亲近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报。

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怀着这样的怜爱之心,所以他常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多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态。文章对珍珠雏鸟的描写用了更多的笔墨。“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它对笼子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不懂得尊重权威,“神气十足”地“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它又非常胆小,当它把灯绳撞得摇动起来时,会吓得马上逃到画框上去;只要爸爸妈妈生气地叫一声,它便又像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一样,“立即飞回笼里去”。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大人的脸色呢!有了人的性灵的小鸟,竟可以像可爱的孩子一样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觉。

由于有爱,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由于细心的观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2.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第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表面上看,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到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与“我”的形体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而实际上,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惊动它们,所以雏鸟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长;因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开着窗子,它也不会飞走;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所以它会“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见,人与鸟形体距离的逐渐接近,清晰地表现了二者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对人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一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二、问题研究

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交代了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交代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描写对象的特点立意,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文章根据珍珠鸟“怕人”这一特点巧妙地安排了珍珠鸟的出场方式,它隐居在繁茂的吊兰叶蔓的后面,其形象的展现过程实际上就表现了珍珠鸟对人害怕程度的减弱过程。文章先描写了垂蔓中珍珠鸟又细又亮的叫声,再写隐约闪动在吊兰后的身影,然后写绿蔓中伸出的“可爱的鲜红小嘴儿”和东瞧西看的小脑袋,直到第七段珍珠雏鸟才脱离了背景,现出全貌。文章用逐层点染的方法描写珍珠鸟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珍珠鸟小心试探,一步一步从隐居的环境中显现出来的过程。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设计本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

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有:

我把它挂在窗前。/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我不管它。/……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我轻轻抬一抬肩……

我和小鸟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种举动为前提条件的。因为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所以小鸟会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因为“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所以它们“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因为“我不去伤害它”,所以它敢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为“我不动声色地写”,所以它甚至用小红嘴“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因为“我”没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所以它会“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鸟对人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逐渐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们对人的信赖。

二、作者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请你从文章中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于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温柔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状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银灰色的眼睑、红颜色的小脚、毛茸茸的身体,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完全不在乎外界的风吹草动,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达到了何种程度!

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本文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设计本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思。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作品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个人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题材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培养他们爱护生命、善待动物的观念。

二、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这种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仿照这种方式写一个状物的片段。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球类活动。曾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1977年发表与李定兴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1979年以来发表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突出的创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

二、《珍珠鸟》赏析(崔承运)

一些著名作家,不仅用如椽巨笔描绘社会,反映人生,有时也一改须眉男子之风,以细针密线绣出钟灵毓秀的短章小品。冯骥才的《珍珠鸟》大抵属于这类灵秀之作。它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不仅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

读着《珍珠鸟》,不由想起了古代一些诗人的诗篇。南朝江总对自家梁上的小燕爱如子女,曾以他芳艳之笔,细细勾画出小燕的活泼之态:“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衔花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燕燕于飞》)小燕衔泥弄草,拂叶啄花,出入厅堂,扯动帘帷,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鸟之间多么和谐,多么信任!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多少情味!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咏燕》诗,与江总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小燕那么喜爱家园、依恋巢穴,同主人的善意与亲爱不无关系吧。与鸟儿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杜甫了:“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诗人与鸬鹚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谅解与信任,进而成为须臾不离的朋友。秦韬玉笔下的燕子,与主人不仅相互信赖,而且相互体贴:“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燕子》)燕子并没征得主人的同意便衔泥筑巢了,因为它清楚地记得,昔年它与佳人在此并头相偎,软语呢喃,多少回惹得她目注神移,抛却绣工,燕与人灵犀相通,融为一体。

大凡真正的文学家,大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乃至一花一木、一鸟一虫。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与杜甫、陆游等大抵是一脉相通的。《珍珠鸟》虽是散文,但其盎然诗意并不亚于诗篇。那细腻的笔触、绰约的文姿、委婉的风格、清雅的格调,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直若一首动人的抒情诗。且看作者对人鸟相亲的一段描写:“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接下来,见主人如此友善,便“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最后,“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亲昵之情,友爱的善意,来自作家崇高的情感和理想。作家的理想是什么?卒章显其志,这就是篇末那句意义深邃的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开篇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于是竹笼高悬,吊兰遮掩,添水加食都不敢睁大眼睛惊动它们,结果,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简直与人融为一体。其间暗呈跌宕之姿。篇首写朋友送来一对珍珠鸟,自己倍加珍爱、精心照料,似乎是写这一对,然而寥寥几笔过后,一只小珍珠鸟诞生了,重彩浓墨便落到雏鸟身上,它的父母不过起了铺垫作用。这小雏的无赖、天真远胜过它的父母,对它的描绘,笔触益发轻盈活脱,这不仅使文章疏密有致、浓淡相宜,而且色彩斑斓,呈现跌宕变幻的景象,使人读来兴味益浓。

(选自王彬、范希文主编《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读《珍珠鸟》随笔(张华民)

真好!冯骥才先生送给读者的散文《珍珠鸟》,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我”,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活着。如果作者以此为起点,沿着这个情节走向写下去,该文仍不失生活情趣,然而没有。作者笔锋一转,文章曲径通幽。雏鸟诞生于“人间”(是“人”间,一点没错)。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没有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大鸟”在笼中对它“再三呼唤”,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过程。不如此,则事不真;不如此,便不能展示人鸟关系的真谛。作者最后写道:“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们见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

在鸟的世界里,已没有顽劣的弹弓和狰狞的枪口;在人的视野中也没有了可供愉悦的小玩物。当我们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的肩头时,读者的心灵进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人与鸟相依相赖,和谐自然。人与鸟像是一支动人乐曲中不停跳动的音符,像是一幅美好图画中闪光的色彩。这境界是和谐的极致。

最后,作者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是信赖创造美好,是自由、宽容培育了信赖,这便是我们读《珍珠鸟》后的结论。在我们今天重建“精神家园”之际,拜读《珍珠鸟》不能不说是一个陶冶。

散文《珍珠鸟》以雏儿降生为限,把全文分为两部分。之前,作者充分记述了以吊兰垂蔓为装饰的温暖的鸟巢,描绘很细,为后文奠基,然相比之下,仍是写意。之后,作者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写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描绘微妙细腻,其声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你看,雏儿那天真的神态,愉快的跳跃,……难道它不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对“小家伙”已是舐犊情深了。我们赞佩作者的观察力,我们更悟到,有了热爱之情,才有观察之深;因为观察得深,则会更加挚爱。已走完99岁美丽人生的冰心老人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着:“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从《珍珠鸟》淌出的爱之泉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珍珠鸟》着意描摹了生活,作家在所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又附丽了深刻的哲理,因此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便蕴含了很强的寓意。

行文至此,笔尖一动,流泻下一点感受:哲理,可以把文章感情升华到新的境界。

  珍珠鸟

  冯骥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重点:
  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一些制作好的幻灯片。

  2、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3、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4、准备好值得探究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文化传统,诚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信赖。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与动物交往也需要如此。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巢chao 蔓 man 驳bo 瞅瞅chou 雏儿chu`r 啄zhuo 呷呷xia

  睑jian 眸mou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由相识、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三、精读理解,小组合作讨论
  1、 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a) 划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从这些举动中,你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找出在“我”的举动下鸟儿的反应。

  ▲我为鸟儿做的事:1)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2)

  按时添食加水;

  3) 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我"的举动的语

  句与鸟的反应 :

  a、挂在窗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格外轻松自在
  b、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c、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有一个更小的脑袋探出来
  d、我不管它-------打开窗子,决不飞出去 e、我不去伤害它、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蹦到杯子上喝茶,绕者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f、我不动声色地写,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啄颤动的笔尖,啄我的手指
  g、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h、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嘴

  ▲▲从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出"我":有爱心、耐心、感情细腻,总之是个爱鸟的人

  ▲▲鸟的反应看出: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2、“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四、品读感悟,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组赏读文章,思考:
  1、文章开头为何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由于"我"对鸟儿的爱护、尊重,鸟儿才会有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任我这样的变化过程。这为下文做了铺垫,前后形成对比也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2、文章的结尾有何深刻含义?(联系现实)
  (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也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3、既然人与动物尚能如此,那我们人与人要创造这种境界应该如何?(联系生活的)
  (要点:彼此尊重 真诚相待 相互信赖)

  五、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破坏自然生态,残杀我们的动物朋友的行为,面对着这些残忍罪恶的人和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我们自己又应该怎么来保护我们的朋友和环境呢?

金山珍珠学名叫斑胸草雀,别名也叫锦花鸟、锦华鸟、珍珠鸟、小珍珠、锦花雀等。金山珍珠鸟属雀形目梅花鸟科,原产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现已繁殖培育出驼色、白色、花色等多个品种。金山珍珠羽毛鲜艳,体态妖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现在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饲养的观赏鸟。
金山珍珠体长约10厘米,头部灰色,嘴基及眼下方有黑纹,两条黑纹中间呈白色,颊后有红黑色块斑,喉至上胸白色而有波状黑纹,到胸中呈黑色带.上体暗褐色,腹部黄白色,腹侧红褐色并有珍珠状的白色斑点,嘴红色,脚淡红色,尾黑色,尾上覆羽白色且具黑色横纹.雌鸟颊后无红褐色块斑,胸部无波状纹,人工饲养的金山珍珠已经培育出白色和驼色的品种, 在中国的北京、江苏、天津、上海、广州、青岛、济南、厦门等省市广泛饲养。金山珍珠鸟原体羽灰色、散缀许多小白斑点,形似“珍珠”而得名,而且据说澳大利亚的悉尼先前传说富有金矿而被称为“金山”,正如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因先前富有金矿而被称为“旧金山”一样,由此,珍珠鸟也就因地域而形成了一个“金山珍珠鸟”的乡土化的俗名。
饲养金山珍珠可用各种小型竹笼或金属笼,为了繁殖可成对地饲养在箱形笼中,箱笼大小为50厘米×40厘米×40厘米,也可用金丝雀的繁殖笼.人工巢宜为暗巢,一般用巢箱、壳状草巢或葫芦巢(直径4厘米)。巢箱为14厘米×9厘米×9厘米,在9厘米的一半处设一隔板,将巢分成两室.金山珍珠的饲料以小米、黍子、稗子为主,家庭饲养日常可用小米或谷子60%,稗子40%,混合喂给,发情期喂鸡蛋米、沙粒、牡蛎粉、青绿饲料应酌情喂给,喂养幼鸟的方法,粉料每天喂5-6次,每次隔2-3小时。喂食时,把食饵放在竹片上,一口一口地送进雏鸟口里.初喂时雏鸟不肯张嘴,可用手把鸟嘴掰开,几天以后就能习惯.日常管理比较简单,除保证食、水充足和用具卫生外,每周清扫1次笼底的沙土和粪便.在北方需在室内过冬,室温最好在10-15℃。

怎样饲养珍珠鸟?

珍珠鸟可以成双成对饲养,亦可成群饲养,既可供观赏,以可供繁殖。用单笼饲养时可以养一对,用巢箱饲养时可以根据箱体大小,饲养成群或数对。一般家庭饲养箱笼以长约30厘米、宽25厘米、高35厘米,饲养一至数对即可。箱笼内上方的一个角落上要设置人工巢箱,人工巢箱约长9厘米、宽7厘米、高10厘米,箱底铺约2厘米厚的棉花或巢草,出入口约直径3厘米,出入口外有小台。也可用竹筒或葫芦代替。

珍珠鸟年青母鸟可常年产蛋,但为了保证种群的健壮,6—8月要将雌雄鸟分开,停止产蛋。产蛋前,雌雄鸟频频交尾,约1周后开始产蛋。每个产蛋周期(即每巢)约5—6枚,如果管理得法,一对成鸟每年可产卵孵化5—6巢雏鸟。由于珍珠鸟是珍贵的玩赏鸟,一般不用珍珠鸟进行孵化,而用白腰文鸟作“保姆”,每对珍珠鸟需要6对白腰文鸟当“保姆”。

珍珠鸟日常饲养喂以带壳小米,也可用稗子60%、小米30%、黍子10%混合供喂。以幼鸟期和繁殖期喂给蛋小米。并增加新鲜的青绿叶菜、水果供应,矿物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砂砾等亦应酌加供应。

此鸟不甚喜欢水浴,但除育雏期外,也应备缸供应适量的浴水。珍珠鸟畏寒,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室温宜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


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二
二年级的男孩子活泼好动,课堂上有时很难做到“自我控制”,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耐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二) 1、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 2、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3、冈世界轰笋芽喊呼...

金色的鱼钩的背景 金色的鱼钩的背景资料
《金色的鱼钩》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金色的鱼钩》内容是真实的,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金色的鱼钩》已被收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3课、鲁教版五年级上册26课。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故事的发展顺序...

五年级上册语文 26课 词语积累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近反义词学习积累 第一单元 词语盘点1 (读读写写)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读读记记)贪婪 通顺 可靠 培养 ...

二年级下册生字表看图猜成语
璃 碎 攒 封 歉 箱 顿 23、既 嗓 拎 桶 晃 甸 24、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咱 抢 裕 语文园地六、茄 菇 炖 烤 扒 扛 拣 跺 25、玲 详 幅 奖 催 叭 脏 筋 26...

江苏省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27课和28课的习题题目具体是什么...
江苏省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27课和28课的习题题目具体是什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26.灰椋鸟二、白花花 黑乎乎 白茫茫开开心心 快乐乐 仔仔细细三、珍贵 珍惜 珍爱 珍稀五、1、晚霞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生字表(二)的生字组词造句
亏 吃亏 亏损 亏心 幸亏 第10课 惠 优惠 实惠 惠顾 贤惠 诣 造诣 苦心孤诣 乃 乃父 乃至 乃尔 曰 孔子曰 美名其曰 禽 禽兽 飞禽 家禽 鸣禽 第11课 侮 侮辱 欺侮 侮蔑 侮慢 辱 侮辱 辱骂 羞辱 耻辱 谎 谎言 说谎 谎话 撒谎 敝 敝国 凋敝 敝人 敝帚自珍 矩 规矩 矩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读本28.29.30课答案 急急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读本28.29.30课答案 急急急 30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26.水三。1。狗尾巴草 骨瘦如柴 瘦骨嶙峋 冲凉后的兄弟们如同被滋润过的树苗。 2。实际上是说

七年级下册文科爱好者语文19期28、29课单音字、多音字、易混字...
七年级下册文科爱好者语文19期28、29课单音字、多音字、易混字、词语积累... 七年级下册文科爱好者语文19期28、29课单音字、多音字、易混字、词语积累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心底有坟 2014-05-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54 我也...

五年级语文《评价手册》和语文《补充习题》第25、26课答案
展开全部 26课 1辛弃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2-01-07 五年级语文《评价手册》和语文《补充习题》第25、26课答案 15 2010-06-16 五年级下册语文26课水补充习题上的题目 32 2011-06-21 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和评价手册的答案 93 2009-...

七年级上册24 26 27 28 29的课后词语解释
委:丢下,舍弃。炫耀:显扬;夸耀。 特意强调自己的某样优势。称职:品德和才能与所担任的职位要求相称。妥当:稳妥,适当。 呈报:报告(上级)。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陛下:对君主的尊称。精致:精巧细致。 头衔:职务和级别的名号总称。爵士:欧洲君主国最低封号,...

且末县15842316200: 初一语文下册26课,27课,28课,讲解段意与分析 -
柴呼单唾: 26 珍珠鸟一、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设计本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的...

且末县15842316200: 初一下册课文
柴呼单唾: 珍珠鸟

且末县15842316200: 请问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有没有读一读,写一写?如果有麻烦打下来. -
柴呼单唾: 有. 26课《珍珠鸟》巢 瞅 雏 呷 垂蔓 眼睑 眸子 流泻 斑斑驳驳生意葱茏27课《斑羚飞渡》肌腱 逞能 恍惚 甜腻 娴熟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28课《华南虎》铰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叽叽喳喳 石破天惊29课《马》 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相得益彰 有过之无不及 (就这些了……!)

且末县15842316200: 16.珍珠鸟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柴呼单唾: 珍珠鸟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文中的作用: 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并以此奠定本文的轻松基调 21.参考答案:①用吊兰盖...

且末县15842316200: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那篇课文来着?
柴呼单唾:《珍珠鸟》 冯骥才

且末县15842316200: 五年级上册的课文“珍珠鸟”的阅读心得怎么写? -
柴呼单唾: 《珍珠鸟》一课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这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

且末县15842316200: 七年级下册语文26课分段及段意 -
柴呼单唾: 一共34自然段.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第一只猫的故事.第二部分(第3~13段),介绍第二只猫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4~34段),详细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

且末县15842316200: 初一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
柴呼单唾: 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短文两篇:蝉 贝壳 4紫藤萝瀑布 5童趣第二单元:6理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8人生寓言 9我的信念 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1春 12济南的冬天 13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

且末县15842316200: 学习了《珍珠鸟》一课,你一定不会忘记顽皮可爱的小珍珠鸟吧?请再仔?
柴呼单唾: 文中描写:课文的第7段自己仿写:它小,就能轻易地有小小的笼子里钻出身.看,多么像他的朋友;红嘴小脚,洁白色的毛,只是耳朵还没有长长的竖起来;它好瘦,整个身子好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 小白兔)

且末县15842316200: 七年级语文下有什么课文需要背?
柴呼单唾: 书上要求: 4.《诗两首》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们老师要求: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 4.《诗两首》全背 16.《社戏》中10~13自然段 17.《安塞腰鼓》全背 19.《观舞记》中13~17段 26.《珍珠鸟》全背 文言文以及古诗: 5.《伤仲永》 10《木兰诗》 15.《孙权劝学》 20.《口技》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30.《狼》 附录中的古诗全背: 《山中杂诗》 《竹里管》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客》 《论诗》 应该就这么多了,我可是学过这本书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