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日战争

作者&投稿:应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日历史上的战争及结果。~

一、中日之间第一场战争——白江口海战。(唐日战争)(唐胜)
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战,唐军一共焚毁日本战船400余艘,杀敌不计其数,海水尽皆染红。日本水军惨败消息传至周留城,守城的百济王子率军投降,百济自此彻底灭亡。日本陆军赶忙从周留城及其他地区撤退回本国。

二、忽必烈征日。(元日战争)(元败)
13世纪,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大军渡海征日,由于战略战术失误,加上两次遭到狂风暴雨吹翻船只,损失惨重,只好撤退。日本人则把元军失败原因归结于“神风”保佑,更相信日本是一个“神国”,增强了狂妄自大心理。

三、明朝抗倭战争(明胜)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了广东的倭寇。至此,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

四、壬辰战争(明胜)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1592年—1598年的战争为壬辰卫国战争。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海战,中朝军队大获全胜,击沉敌舰数百艘,全歼日本水军。日本陆军完全孤立,仓皇逃窜回国。援朝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五、甲午战争(清政府正式向日本屈膝投降)
甲午战争。战争分为四个战场,第一战场发生于朝鲜境内(平壤之战);第二为黄海海战;第三为辽东北半岛之战;第四为山东半岛之战。
平壤之战日军方面凭借优势火力和组织完善、训练有素的军队打败清军。前后不过两天,清军即竖白旗乞降,撤出平壤,使敌仅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即占领平壤并进而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北洋舰队的损失大于日方。黄海海战以后,由于北洋舰队嗣后不敢再战,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黄海制海权,对后来中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是失利了。
辽东半岛之战自1894年10月24日开始,到1895年3月9日结束,历时近5个月,中经鸭绿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阳东路之战、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田庄台大战,最后以清政府的屈辱求和而告结束。
山东半岛之战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中经白马河前哨战、南帮炮台争夺战和刘公岛保卫战,最后威海卫海军基地失陷,“北洋舰队”最后覆灭。
清政府在日本的军事进攻和外交压力下,被迫于4月17日同日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即《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结束,表明清政府正式向日本屈膝投降。

六、抗日战争(中胜)
一般意义上的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结束。但这里是指从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开始。
1931年至1937年,中日之间的重要战斗包括:
东北沦陷。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东北军没有进行抵抗,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当地百姓自发组织了武装反抗侵略的斗争。
一二八淞沪事变。1932年1日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第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率领下,奋起抵抗。直至3月3日停战。
长城抗战(1933年3月5日 - 5月25日)。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当年3月至5月,国民革命军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顽强抗击侵略军,最终中日双方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
绥远抗战。绥远抗战又称为百灵庙战役,是傅作义部与日本支持的蒙古德王所率部队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发生于1936年底,以晋绥军和中央军全胜而告终。
1937年—1945年中日之间爆发了全面的战争,大小战斗无数,重要的战役包括国军在国内正面战场进行的22次会战和滇缅战争,以及中国共产党军队发起的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是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以国军被迫撤退结束。
南京会战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日至12月13日,日军第10军在金山卫登陆后长驱直入,会同淞沪战役中的日军向首都南京挺进,国民政府慌乱中组织南京保卫战,于12月13日沦陷。日军进入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太原会战的时间是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是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重要战斗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此后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第五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陇海路沿线进行的大规模防御战役,以三四月间围歼日军一万余人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
兰封会战发生于1938年5月,中国军队12个师在薛岳指挥下于河南对孤军深入的日军土肥原贤二部发起进攻作战。
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其中在万家岭一带,日军4个团被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会战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最终以武汉失守宣告结束,但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战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随枣会战发生于1939年5月,冈村宁次率日军第十军部队向湖北随县、枣阳进攻,李宗仁率中国第五战区部队抵抗,并最终收复随县、枣阳,共击毙日军1.3万人,阻击了敌军的进攻。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日军动用10万兵力进攻长沙,在中国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并被迫撤退。
桂南会战发生于1939年11月13日~1940年2月。1939年11月日军在广西登陆后,先后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在杜聿明指挥下于12月下旬取得昆仑关大捷。至次年2月3日,日军再次占领昆仑关,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于2月14日又一次夺回昆仑关,会战结束。
枣宜会战发生于1940年5月1日~6月18日,日本军队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进攻,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在枣宜会战中,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牺牲。
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一次进攻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共计105个团。
豫南会战发生于1941年1月25日~2月7日,是中国第五战区军队在豫南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上高会战发生于1941年3月15日~4月9日,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对阵装备精良的5万日军,共毙伤日军1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日军在山西境内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军队惨败。
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9至10月,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薛岳指挥下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次战役,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但中国军队伤亡惨重。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日本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统率约6万人数的日军,为策应向香港进军的日军,向30万中国军队发动牵制性攻击。薛岳将军负责的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予沉重打击,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取得“长沙大捷”。
浙赣会战发生于1942年5月至9月,是日军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日军最终打通了浙赣铁路,但损失惨重。
鄂西会战发生于1943年5月~6月,中国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其中胡琏指挥十八军第11师进行的石牌要塞保卫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给敌重大消耗,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取得战役的胜利。
豫中会战发生于1944年4月~5月25日,冈村宁次指挥日军试图围歼中国第一战区主力,国军战败,致使洛阳在内的河南大部沦陷,其中许昌保卫战最为激烈。
长衡会战发生于1944年5月至9月初,日军为打通粤汉铁路,进攻湖南。日军先后投入10个师团,约25-28万人,而国军先后投入16个军,40多个师,约35-38万人,国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遭到挫败,伤亡9万余人。
桂柳会战发生于1944年8月至12月,桂林和柳州先后沦陷。
湘西会战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中国军队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战役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告终,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此从防御作战开始转向反攻阶段。
滇缅战争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支持英国盟军,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初入缅作战,历时两个多月终告失利,缅甸全境为日军所控制;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回国内,一部进入印度组成中国驻印军训练。第二阶段,始于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会同英、美盟军对缅北日军展开的反攻,历时一年多先后赢得了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以及密支那等战役的胜利;中国远征军也于1944年5月强渡怒江天险,从滇西开始反攻,发起了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经8个月血战,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要隘城市。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畹町胜利会师,于当年3月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并取得胜利,是中国正面战场唯一取得全胜的攻势性作战,同时也取得了抗战中仅有的几次对日军的全歼战,因此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大壮举,。
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在美苏等盟国的协助下,中国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共六次:中(唐)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第二、三次中(元)日战争,元朝入侵日本之战(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第四次明朝出兵援助朝鲜对丰臣秀吉之战(公元1592年、1597年,明万历十九年,万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禄元年,庆长三年),所以日本方面称为“庆长·文禄之役”,朝鲜称“壬辰卫国战争”。第五次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农历甲午年),第六次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根据远东军事法庭裁判:“中日战争”应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开始)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万历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
宁夏之役 即镇压哱拜之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都指挥。万历初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多蓄之命。万历十七年,以副总兵致仕,子哱承恩袭职。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拜自请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见各镇兵皆出其下,归途取路塞外,戎兵亦远避之,因益骄横,有轻中外之心。巡抚党馨每抑裁之,并核其冒饷罪,哱拜因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旸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胁迫总兵官张惟忠以党馨“扣饷激变”奏报,并索取敕印,惟忠自缢死。此后东旸自称总兵,以拜为谋主,以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土文秀、哱云为左右参将,占据宁夏镇,刑牲而盟。出兵连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惟平虏坚守不下。叛军又以许花马池一带听其住牧为诱饵,得套部蒙古首领著力兔等相助,势力越加强大,全陕震动。三月四日,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恃套部蒙古支持,势甚强。此后,明朝特调副麻贵驰援,贵率苍头军在攻城同时,阻击套部蒙古,斩获甚多。四月,又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七月,麻贵等捣毁套部大营,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各路援军在代学曾为总督的叶梦熊的统帅下,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九月十六日刘东旸杀土文秀,承恩杀许朝,后周国柱又杀刘东旸。军心涣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哱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播州之役 播州位于四川、贵州、湖北间,山川险要,广袤千里。自唐杨端之后,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明初,杨铿内附,明任命其为播州宣慰司使。万历初为播州宣慰司使,骄横跋扈,作恶多端,并于万历十七年公开作乱。明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力对策。因此应龙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称出人出钱以抵罪赎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屯堡与城镇,搜戮居民,奸淫掳掠。二十六年,四川巡抚谭希思于綦江、合江(今四川泸州东)设防。次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率军三千进剿,失利,杨国柱被杀。明廷罢江东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节制川、湖、贵三省兵事,并调刘綎及麻贵、陈璘、董一元等南征。二十八年,征兵大集,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每路约三万人。刘綎进兵綦江,连破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天险。又败应龙之子朝栋所统苗军。巾帼英雄秦良玉与其丈夫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筑等七寨,并偕同酉阳等土司军一起攻下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其他几路明军也取得胜利。三月底,刘綎攻占娄山关,四月,杨应龙率诸苗决死战,又败。綎进占杨应龙所依天险之地龙爪、海云,至海龙囤(今遵义西北),与诸路军合围之。六月,刘綎又破大城。应龙知大势已去,与二妾自缢,子朝栋等被执,明军入城,播州平。后分其地为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
朝鲜之役 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战。万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汉城)。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沦陷七道。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因李如松战死,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李如梅、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分道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打败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中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大败。但李舜臣和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与日军的露梁海之战中牺牲。十一月,战争基本结束。
三次战役虽取得胜利,但也使明朝的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损失。史载:“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经此三次战役后,明朝元气大伤,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甲午http://baike.baidu.com/view/8188.htm
抗日http://baike.baidu.com/view/2587.htm

唐:白江之战
元:两次远征日本
明:壬辰倭乱
清:甲午战争,八国联军。
民国:抗日战争

三楼全了(ˉ □ ˉ)选他吧

一楼的也太牛了。。。


历史上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评价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

中日甲午战争的的过程是怎样的?
1894年,即中国旧历甲午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月,朝鲜国内爆发了东学党起义,6月,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7月中旬,入朝日军达到18000多人,大大超过了赴朝清军。这时,日本政府便训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之冲突。”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中日历史上历次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中日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
从唐朝白江口海战起,打过多次,你说的是哪一次中日战争呢?如果是最近的20世纪那次,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此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

中日抗战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学霸牛博士

中日哪次会战死的人最多
“一二八”淞沪抗战打了三十三天,日军增兵达五个师团,八万多人,十九路军和义勇队,加上后来加入的第五军抗敌者,最多时不过四万人;日军装备飞机、军舰、大炮、坦克等应有尽有,防卫能力占优,十九路军武器只有长枪、机关枪和手榴弹,官兵斗志和野战经验占优。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

历史上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评价
历史上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评价 1894年发作的中日甲午和平,是中国以致天下远代史上的严重事务。中日甲午和平是一场日本收动的非公理和平。从中法和平停止到甲午和平发作的九年,是中国正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佳的时代。正在此时代,国际无年夜治,近东的国内情况和缓,中国取东方列国皆处于以及仄形态。以...

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之间发生过哪两次重要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1937——1945年,抗日战争 影响: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日最早的战争?
最早的中日战争:唐朝与日本的白村江之战 在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过4次遣唐使。但史实证明,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最具典型意义的第7次至第10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团规模较大,一般为4条船,五六百人,约是战前的两三倍。这...

历史上我国在抗日战争中全面抗战路线是什么?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什么...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

顺庆区18978117419: 谁能介绍一下历史上中日间的几次战争?
亥残胆石: 一、甲午战争 二、抗日战争

顺庆区18978117419: 中国和日本历史上一共交战过多少次?
亥残胆石: 3次 第一次,1894年,日本出兵侵入朝鲜,对中国发动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 第二次1905年开始的日俄战争,因为是在中国领土上打仗,中国反对小日本,支持俄罗斯,但是没有明确开火.战争以俄罗斯失败告终. 第三次 1931-1945年,抗日战争.全国抵抗了8年,东北抵抗了14年.俄罗斯出兵后(前苏联),日本投降.抗日战争是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苏联老大哥共同打击日本的结果,我们应该感谢美、苏.他们有很多军人为中国的解放捐躯了,中国人民记不住他们,为了搞开发,还拆了许多苏联红军的烈士墓.难怪世界上有许多优秀民族说我们是容易忘记历史的民族,不讲……

顺庆区18978117419: 中国与日本历史上发生过得所有大大小小的战争战役的详细介绍
亥残胆石: 中国唯一一次具有规模性的海战中日甲午海战.陆上战争:松沪会战 ,太原会战 ,南京保卫战 ,徐州会战 ,兰封会战, 武汉会战,随枣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桂南会战 ,枣宜会战 (注):这些大规模陆地战争都是国民党军带领打的.

顺庆区18978117419: 中国和日本历史上有几次战争了解历史才能了解今天日本的外交政策
亥残胆石: 198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中法战争时,日本也有参加 1931年的一次 1935年 八年抗战 倭寇时代的日本和明朝也有战争 戚继光就是抗倭名将

顺庆区18978117419: 中日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有哪些?两个 -
亥残胆石: 历史上中日共发生了六次战争,即白江口之战(胜利)、两次的元朝侵日之战(失败)、万历朝鲜之役(胜利)、甲午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

顺庆区18978117419: 1894年7月,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历史上称为___.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 -
亥残胆石:[答案]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故答...

顺庆区18978117419: 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 -
亥残胆石: 14年 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